这两天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提到寒假过后送女儿上幼儿园,女儿抱着他的大腿不肯撒手,哭个不停。
他说:“看女儿哭得伤心的样子,心里着实心疼,可理智又告诉我,孩子不和父母分开,又怎么能长得大呢?”
每年幼儿园开学,就要上演一幕幕苦情片,孩子追着爸爸妈妈往外跑,老师追着孩子往回拉。
这是每个人一生中第一次和父母的分离。
随着成长,从中学住校、去离家很远的城市上大学,到工作、结婚拥有自己的家庭,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完成与父母分离的过程。
这种分离不仅仅是指空间上的距离,更是指心理的独立、人格的完善。
可以说,父母与孩子分离得越好,孩子会成长得越优秀自信。
老家有一家亲戚,两位老人只有一个儿子,已经结婚成家,但每天都要和孩子、打电话,了解儿子一天都做了什么。
两个人只要一闲下来,就心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所以一直想和儿子住一起,动不动就要儿子把孩子接过来给他们俩带。
儿子和儿媳都被这密不透风的“关心”折腾得很心累,也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劝老人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少干涉他们的生活。
这对父母可以说是中国式父母的缩影,从有了孩子后就放弃了自己的人生课题,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变成了“为孩子而活”
他们把自己和孩子捆绑在一起,没有自己的生活,只能在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即便孩子、成家,也还是忍受不了和孩子的分离。
研究生自杀的新闻曾轰动一时,这个不幸的女孩短暂的一生都活在母亲无微不至的掌控下:
上大学妈妈非要住进宿舍;两次考上都在阻拦下被迫放弃;考上研究生妈妈还要跟着住进她宿舍。
让人窒息的“爱”让她终于不堪重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懂得分离的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探索、思考、做决定的机会,容易养出没有主见、依赖父母的“巨婴”
这种“共生”的关系,也会成为孩子人生的沉重负担,让他们难以获得自我掌控的幸福。
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父母必须主动地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两个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因此,父母首先要从观念上明白:孩子是借由父母而来,却不是属于父母的物品,要把孩子看做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这样孩子才能发展出独立、健康的人格。
享誉海内外的文坛泰斗鲁迅先生,对儿子唯一的希望,却是希望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鲁迅病逝时,海婴只有7岁,他给儿子留了一封遗书,信里有这样一句话:
“鲁迅的儿子”这个名号太响亮,也太沉重,逼不得已让你背上,但别怕,你不仅是我的儿子,更是周海婴。
这份父爱的温厚与智慧令人动容。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事无巨细的照料才能满足生理、心理的基本需求,但随着孩子的成长,2岁左右就开始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渴望自己去做很多事,不喜欢父母插手。
孩子上了学,进入青春期后,更是希望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他们对于事物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讨厌父母高高在上的说教。
这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父母需要明确界限,逐渐放手,教会孩子独立做事、思考、为自己的行为负、自我,这才是真正爱孩子,为他的人生负责。
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因自身局限性,或者理智被情感冲昏了头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犯溺爱、过度保护、专制控制的错误:
舍不得孩子做事,就为孩子做好一切,样样包办,所以我们看到大学生还不会洗袜子、叠被子的现象比比皆是。
总是担心孩子、吃亏,不允许孩子尝试和探索,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一辈子胆小怯懦,缩手缩脚,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
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总是自以为是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做选择做决定,所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妈宝”没有主见,不敢承担···
这都与“分离”的课题背道而驰。
具体来说,父母做好和孩子的分离,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舍得“用”孩子,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包括自己吃饭、穿衣、叠被子、整理书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其次,在安全范围内,不要怕麻烦、怕孩子、犯错,多给孩子尝试、探索的机会,比如学骑自行车、参加夏令营、比赛、上学住校、去外地旅行等等。
最后,非原则性的问题,多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他自己做决定并承担,家长只是从旁给予意见,不事事干涉,这样孩子才能在实践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点 击 关 注 我 们 一、招生计划面向即墨区招收10名初中应届毕业生。二、报名条件报名学生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在即墨区初中学校就读的应届毕业生须在注册学籍初中学校连续就读三年,
04-16铅里专栏铅里教育解读入学政策铅里教育;重庆升学;中考;政策解读内容每年4月下旬即为中考报名时间!重庆中考报名形式为纸质登记,此次报名主要是选择中考的升学类型。本章来为大家讲讲中考报名的注意事项!重庆中
04-16cseedu教育使命,点滴随行。4月11日,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召开《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学习宣讲活动。活动邀请到《手册》编写委员会委员及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进行宣讲,为兰州
04-16部长陈宝生曾说:“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学校教育很重要,家庭教育更重要。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远大于老师。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父母怕麻烦有多少父母说过这句
05-26世界上唯一一种以分离为目的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远离父母、脱离家庭,最终独立生活的过程。孩子未来的人生,家长不可能庇护到底。所以,爱孩子就要为之计深远。安抚与鼓励,让孩子开开
12-09每年四五月是各地进行体育中考的时间,也是考生考前“冲刺”的关键时期。“春季可以增加有氧训练,就像给电池进行蓄电,不能操之过急,为在竞赛中‘电量释放’发挥出最佳的运动状态打好基础。”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
04-16处于考研备考的初级阶段的同学们有一部分正在纠结,英语四六级没过,能不能考研,对考研有什么影响?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英语四六级与考研关系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英语四六级不过对考研报考的影响关于英
04-16本周末有一大批学校举行开放日,其中包括执信、铁一、广附等学校。今天,小助手为大家汇总了本周末学校开放日信息,方便大家查看!本周开放日信息一览表各个学校开放日看点以及报名方法如下:广州市第三中学目标人群
04-16初中物理的作图题是中考重要题型之一,作图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程度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设计能力。作图题一般分为两大类,基本作图和设计作图。基本作图可以考查基本作图方法和作图技能,如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04-16你的语文学伴,每天不见不散!于老师说初中语文2021中考作文预测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行走文题请以《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行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②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实,结
04-16985工程,是国家为了建设一批世界先进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点决策,而目前国家建设了39所985工程大学,可以说国内大学的顶流,被众多考生争相报考。在现在这个年代,学生寒窗苦读十余年就是为了能在高考中考出
04-16北京,海淀,某最著名的顶尖中学。有老师吐槽说,现在学生早恋请家长,双方父母看着顺眼,直接说老师你不要干涉,只要别耽误学习就行。甚至有的家长逢年过节开始像亲戚一样走动,压岁钱多封一份。由此诞生了一个新词
04-16师说,老师是无能为力的,有些教育,老师无能为力
而且还一不小心上了热搜......,只得自己捶墙发泄一下,没想到却是把自己给捶骨折了
计入中考总分,立定跳远,跑步,运篮球,厦门六中迎来445名松柏中学考生
公务员面试礼仪应注意什么?
陪你一起长大讲述了4个家庭,有一个完整的家,让孩子知道
魔力耳朵和励步英语哪个好,到底是选择线上学还是线下学好
2021高考作文热门主题,是中国和中国人的精神命脉与道统所在,源自传统,现代演绎
重磅,2020浙江各高中考入浙大人数汇总,嘉兴一中和桐乡高级中学,网友,不少人都为母校骄傲啊
第一次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第一次参加科目该怎么选
雅思听力从5.5分提升到7分的方法
萌娃手工做柠檬蛋糕,虽然动作有些笨拙,网友,就是怕小男孩差点把蛋糕给掀了
农村妈妈养出三位博士,这两个方面家长要狠狠管住孩子,才更容易成才